|
|
|
|
2009/1/16 14:15:31 熊仁宇/文 阅读次数: 3160
|
|
近日,社科院再次发布报告认为根据最近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,短期资本的外流目前仍然在继续。根据社科院分析,我国外汇储备在去年12月增加的613亿美元当中,有一大部分是由于美元升值带来的外汇储备名义上的增长,实际扣除外贸顺差和FDI流入,12月我国外汇储备大概减少250亿美元左右,报告最终将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结于热钱的撤离。 热钱问题因其本身的隐蔽性、不确定性和难以捉摸的影响效果总能成为新闻话题,此次热钱的撤离就像它的进入一样伴随着种种猜疑。从现实的情况来看,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。 现在的热钱已经不能完全被理解为国际逐利资本的跨境流动。我们之前(至少在去年)仍然把过剩的国际资本追求稳定的套利收益定义为热钱的一大特征。但如果我们现在仍然持这样的观点,就会发现我们难以理解目前的资本流出,因为它的目的已经不再完全是逐利了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,处于风暴中心的美国公司机构需要主动出售海外资产以抽回资金。而作为本位货币的美元便因此而产生了过量的需求,在这一需求的主导下美元价格加速上涨,美元自2008年7月开始强劲升值,至今已累计升值20%以上。这一升值过程引起了外围资本的跟风效应,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美元回归避险的结果。 综合来看,三种力量主导着美元回流,一种便是跨国公司和大型金融机构主动的回收资本自保的经营行为。第二种便是主权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增加本国外汇储备。第三便是因美元升值而随之回流的自由资金。我们很难确认这三部分中热钱的类型和比例,但笼统的将其统称为热钱并不合适,因为对于其中很大部分的资本来说,利润已经不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。当逐利变为自保之时,热钱的流动方向也就难以体现其本身的意志。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,大量外部资本的进出首先威胁本币的汇率安全,其次是会造成国内投资品的暴涨暴跌,而其他的问题都是这些问题所引致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热钱的进出无法左右我国的汇率政策。此外,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一个深度的调整,泡沫已经较高点时大为减轻,进一步深度的调整空间不大。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虽然刚刚起步,但以“速度”见长的所谓热钱很难钟情于进出都比较困难的房地产市场。如果在这两方面热钱的撤出都难以触发重大的影响,那我们就很难得出“热钱撤出抽空中国经济”的判断。 热钱撤离中国只是经济大事件中的一个小插曲,如果我们认为“去杠杆化”是全球经济恢复正常状态的一个必需过程的话,那么大量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也是无法逆转的趋势。今天热钱的流出并不代表其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,也就更不能左右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。
|
相关评论:
①
|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糠醛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糠醛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糠醛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|
② |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糠醛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|
③ |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|
※ |
联系方式:糠醛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:0771-6182190 |
|
|
|